《策展學/Curatography》第四期《後國家時代的策展意識》(https://curatography.org/),由臺灣獨立策展人徐文瑞擔任主編,收錄臺灣策展人暨藝術學者郭昭蘭、德國策展人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當代藝術中心副主任蘇菲‧格茲(Sophie Goltz)以及當期主編徐文瑞等三篇專文,共同聚焦後國家主義的時代裡,「策展意識」如何重新認識在傳統民族身分中被排除的他者,以及受國家創傷壓抑的人、事、物;同時,也涉及國族文化的短視性,嘗試在這個後國族的時代裡,疆界已逐漸消弭在全球軍事、政治經濟與疫情蔓延的情境中的此際,藉由展覽進行公共療癒。
《後國家時代的策展意識》的系列線上發刊活動與論壇將於六月開跑,包括6月12日發刊對談、6月20日「後國家時代的策展意識」圓桌論壇,以及與「鏡城地誌學」(*註) 合作的專場講座,邀請到策展人暨學者郭昭蘭、策展人暨藝術家高俊宏、劇場工作者黃思農、策展人暨學者龔卓軍、策展人羅秀芝、當期主編徐文瑞與策展人暨學者林宏璋等人共同參與。更多活動相關消息,請密切關注《策展學/Curatography》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uratography/。
策展意識是一般國家認同所排除對象的認同,同時也是建構國家進程中所排除的他者之包容,即便是掩蓋在國族創傷中。在第一篇蘇菲‧格茲(Sophie Goltz)的專文〈關於紀念的策展〉,以景美人權園區的紀念展為起點、以展覽「政治舞碼的編排條件」作為例子,顯示出後工作室的藝術生產及操演性策展可以「穿越」國家過去之集體創傷到現今跨國移民的困境, 而非以紀念碑方式呈現。
郭昭蘭的〈藝術史在全球當代藝術環境:路徑與挑戰〉,調查了今日藝術史的知識生產,特別是關於現今跨國的展覽,例如雙年展、跨國美術館際之展覽以及藝術博覽會等,成為展覽的常態的過程。郭認為,今日的藝術史,必須從風格演進的、線型的時間故事,轉為此時此地的共時敘事,特別是藝術史所擴展的地理範圍,往往重疊在殖民主義與帝國主義的痕跡,必須更要重新思考表面上過時國家主義,或具有爭議的亞洲議題之文化因素。
徐文瑞近年的策展實踐〈當斜坡文化遇到垂直城市: 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開展出「原民性」的議題, 在過去往往被台灣國家意識中所操作。 本文從人類歷史學的檔案中,批判了「南島語系」與「贊米亞」的文化論述中的過度將原民為浪漫化的傾向,並進一步點出台灣原民的認同政治,不能被輕易當成一種文化本質主義,而是國家發展中的多元邏輯的建構;徐的策展實踐批判了「漢族」中心主義的政治無意識作為一種本土他者的欺壓,及作為一種後國家主義對於種族隔離之必要陰謀。
在本期中,回到策展實踐所強調的「療癒」,亦即針對由於國家集體創傷或生命權力的控制所產生的集體失憶症,執行了重新記憶的工程,是一個「重新-組織」(re-member)公眾的行動。
-----
*註:「鏡城地誌學」(2016年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視覺藝術策展專案)是由台灣策展人羅秀芝於2016年所發起的計畫,關於達卡、曼谷、台北、雅加達、柬埔寨、吉隆坡等六個亞洲城市,如何以彼此為鏡、相互映射,呈現城市中不同主體的神話、傳說、歷史、記憶、倫理、慾望、權利等概念交織的生命處境,如何鑲嵌在多元辯證的城市概念中,並以策展與藝術展演進行社會實踐、空間改造和批判思考。
*封面圖說:1910年代大社部落被日本大砲擊破的缺口。從大社部落,可以看到部落上方的缺口(圖片提供:徐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