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藝會與新南向民間智庫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 、印尼日惹雙年展基金會 及越南國家文化藝術研究院(VICAS) 、高雄市立美術館 等ARTWAVE 國際網絡夥伴,在日惹雙年展展出期間,於10/23-24日假高美館舉辦「第三屆亞洲策展論壇」,論壇以「環‧球」、「越‧南」、「洋‧面」等三大主題,取其「環顧全球,跨越南方,面對海洋」的精神,搭建台灣、印尼、東南亞與大洋洲區域之間的對話。*完整會議手冊請點此下載*
開幕致詞 林曼麗 /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蕭新煌 / 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阮氏秋芳 / 越南國家文化藝術研究院副院長 李玉玲館長 / 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 阿莉亞.斯瓦斯帝嘉 (Alia Swastika) / 日惹雙年展基金會總監
VIDEO
日惹雙年展赤道系列與新國際主義 講者 | 阿莉亞.斯瓦斯帝嘉 (Alia Swastika) 阿莉亞.斯瓦斯帝嘉於本次論壇介紹日惹雙年展赤道計畫系列的簡要歷史和基本概念,及其對藝術界國際主義概念和全球南方國家意識形態團結的主張。雖然日惹雙年展赤道計畫系列是作為對國際藝術的緊迫性回應提出的,但強調與赤道國家的合作及其在殖民主義經歷、西方藝術史主導話語,以及其社會政治方面的共同歷史是極為重要的。當代,如何闡明這些意識形態與立場的選擇,以成為全球南方雙年展之間的共同願景?為了在新的世界秩序中建立平等,從特定的地緣政治背景發展脈絡中吸取了哪些教訓。 阿莉亞.斯瓦斯帝嘉 是印尼日惹雙年展基金會總監,並且以策展人、項目經理、作家的身份活躍於許多國際展覽。她曾擔任第九屆光州雙年展圓桌會議(2012)之共同藝術總監,以及第十四屆日惹雙年展策展人;她還擔任 2012 杜拜藝術展之印尼藝術家特別展覽策展人;2017年,策劃印尼 Europalia 藝術節的當代藝術單元,其中於 Oude Kerk、SMAK Ghent、安特衛普 MuHKA 等地展出。斯瓦斯帝嘉於印尼已經策畫超過100個以上的展覽,包括著名與新興藝術創者;她目前的研究項目為1975至1990期間之印尼女性藝術家。
VIDEO 創造「Lumbung」(穀倉) 講者 | 埃德.達瑪萬 (Ade Darmawan) 「穀倉」(印尼語lumbung)在此被視為一種機制,一種我們持續在自己所存在的生態裡進行實驗的機制。「穀倉」是一種分享資源的常見模式,起初是以經濟考量為主,但也可以延伸至非經濟層面的資源,包括想法、知識、計畫、創意,以及時間與空間等。我們一向對於創造,以及認識還有與他人互動有著高度的興趣,透過跨領域藝術介入,我們持續的與他人溝通與對話。「穀倉」的實踐具有某些深根於當地的價值觀和合作的辯證情感,能夠創造和打開時間、空間,以及對於公眾的理解。 透過對於永續的思考,我們希望所打造出來的計畫不會隨著展覽到了尾聲也同時結束。我們將資源轉化,從內部架構藝術家、機構、團體的網絡,開發永續性的地方策略計畫、能力建構,以及將思辨性、實驗性與機構導向的計畫納入全新的現實實踐之中。 埃德.達瑪萬 是藝術家、策展人及藝術集合ruangrupa成員,現居住與工作於印尼雅加達,畢業於印尼藝術學院平面藝術系。1998年於日惹切曼提當代藝術畫廊(今切曼提藝術村Cemeti Art House)首次個展,次年便前往荷蘭阿姆斯特丹皇家視覺藝術學院進行為期兩年的駐村計畫。2000年返回雅加達,與五位藝術家組成藝術集合ruangrupa,致力於視覺藝術與社會文化脈絡的連結,尤其是都市環境等相關議題的拓展。其創作類別涵蓋裝置、物件、繪畫、數位輸出與錄像。曾以藝術家身份參與多項國際大展,包括:2016年的光州雙年展及新加坡雙年展;策展經歷涵蓋:「流動河景」(2012)、「媒體 / 藝術廚房」(2013)以及「狀況報告」(2017)。2006年至2009間擔任雅加達藝術委員會成員一職,並於2009年成為雅加達雙年展藝術總監,並前後擔任2013年、2015年、2017年雅加達雙年展執行總監。現正擔任第15屆卡塞爾文件展藝術總監。
VIDEO 環球或滋養草根?台灣、澳大利亞和奧特亞羅瓦之間當代藝術聯結的方向 講者 | 札拉.斯坦霍普 (Zara Stanhope) 本演講中札拉.斯坦霍普館長將以「環球或滋養草根?」為題,分享其對台灣、澳大利亞和奧特亞羅瓦之間當代藝術聯結的觀點。討論了這些聯繫在哪裡發生,以及如何在藝術家、策展人和研究人員無法在該地區旅行時,持續保持這種不斷增長和充滿活力的跨界研究、連結以及更為遠大的公眾意識。 札拉.斯坦霍普 是一位致力於連結起全球南方中公眾與藝術家的策展人、作家,目前擔任紐西蘭塔拉納基大區戈維特-布魯斯特美術館/連恩萊藝術中心館長。日前曾於昆士蘭美術館擔任亞太藝術策展經理,以及奧克蘭美術館托伊奧塔瑪基的首席策展人等。近期於昆士蘭美術館和現代藝術館領導第9屆和第10屆亞太三年展(2018、2021);發起昆士蘭美術館和現代藝術館亞太藝術文獻(2021-22);擔任高雄市立美術館「泛.南.島藝術祭」(2021)之策展顧問,以及「紮根原地:澳⼤利亞、臺灣、與紐西蘭原住⺠藝術家的對話」(2021) 線上論壇之共同召集人;於2019年在威尼斯雙年展擔任Dane Mitchell紐西蘭的首席策展人;策劃昆士蘭美術館和現代藝術館與Abigail Bernal合作「未竟事業:戈登.巴內特的藝術」(2020);她定期為藝術專輯與期刊撰稿,並曾擔任包括「安娜.謝爾頓:暗物質」(昆士蘭美術館)和「毛利肖像:戈特弗里德.林多爾的紐西蘭」在內等專輯之委任編輯,與Ngahiraka Mason(奧克蘭大學出版社和奧克蘭美術館)共同編輯。
VIDEO
越南藝術史與文化遺產研究:計畫推動、品牌建立與國際交流 講者 | 團氏美香博士(音譯,Prof. Dr. Doan Thi My Huong) 越南國家文化藝術研究院(VICAS)自1971成立至今屆滿50周年,身為一所策略研究機構,VICAS提供文化與藝術領域的科學與博士人才培訓,除了研究也擔任越南文化、體育和旅遊部的顧問,在越南的藝術史與文化遺產領域有著卓越的貢獻。這些都歸功於囊括了文章、書籍、錄像、文化遺產資料庫的系統應用;國家級的藝術計畫;以及包括藝術實踐、文化史、博士級人才的文化研究、美術史、電影攝影與電視史的應用研究培訓計畫。VICAS是如何進行關於越南的美術史與文化遺產的研究?為了達成更理想的成果,VICAS又做了哪些工作讓當地的合作夥伴以及國際的觀眾能夠更進一步的了解越南的藝術與文化?VICAS是如何與其他東南亞國家以及西方國家建立國際合作關係?在有限的時間內,此報告將分享與說明VICAS在過去50年裡計畫推動、品牌建立與國際交流。 團氏美香 於1990年完成藝術學士學位,之後於2002年取得碩士學位,2010年於越南國家文化藝術研究院取得理論與歷史美術博士學位。於1997年至2011年於河內國立師範大學擔任美術講師,曾在2007年於法國高等研究實踐學院接受培訓。研究領域包括美術、文化研究與文化遺產,目前是越南國家文化藝術研究院副教授兼資深研究員,同時擔任藝術研究組主任,另外也在河內與胡志明市多所大專院校擔任客座藝術講師。近期出版包括:《The Plastic Art of Minds from the Bodhisattva Avalokitesvara with Thousand Eyes and Thousand Arms》(千眼千手觀世音菩薩的造型藝術,2014)、《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Inventory of Dong Ho Painting: Maintenance, Risk, and Reasons for Oblivion》(非物質文化遺產東湖畫查點:維護、風險與被忽略的原因,2017)、《The Cultural Flow of Vietnam from Hong River to Cuu Long River》(從紅河到九龍江的越南文化流動,2019),以及《The Craft of Making Dong Ho Folklore Printings》(東湖民俗版畫製作工藝,2020)。
VIDEO 重思越南當代藝術:女性主義與其他新興方法學 講者 | 陳黃銀(音譯,Tran Hoang Ngan) 女性主義意識的強烈表現在2000年起開始出現於越南藝術之中。透過開放的藝術創作角度,藝術家可以更豪不猶豫的傳達自己的故事,以及擴大自己的視野。雖然女性主義尚未在越南被正式認定為是一種實踐或是研究藝術的方法,但是女性主義意識在越南藝術裡有著不可否認的重要性。具備女性主義意識的藝術家帶來全新的觀點,使被影藏的故事能被看見,同時也重塑女性在藝術領據裡所扮演的角色。女性在傳統越南藝術中被物化成美、愛、母性等象徵,但是現在的女性可以透過自己的藝術創作自由的表現自我。越南藝術裡女性主義意識的存在使藝術的多樣性能夠被呈現,並且有助於越南當代藝術與國際當代藝術趨勢的接軌。此外,如同女性主義,理論方法論在藝術研究中的應用在以往也僅受到有限的注意,不過越南藝術家在近期也開始對於新的藝術趨勢投入更多關注,其中包括實務本位研究,特別是透過研究過程所開發的藝術作品,以及透過數位科技的應用所創作的作品,都改變了創作與觀看藝術的方式。然而,形式主義等傳統理論方法仍然盛行。理論方法論在藝術實踐和研究中的重要性應該被進一步的探討,從而推動越南藝術更深更廣的發展。 陳黃銀 於國立越南美術大學取得藝術理論與歷史學士與碩士學位,目前在該校擔任藝術理論、歷史與評論講師,並且從事許多研究工作,研究的題目包括:「2016-2021年越南藝術計畫文化遺產趨勢」(2018)、「2007-2017年全國青年藝術節的後現代主義藝術表現」(2019),以及「越南抽象畫1992-2020」(2021),所發表的論文涉及多元的領域,如漆畫、越南當代藝術、女性意識等,近期發表的文章包括:《越南教堂彩繪玻璃—一項需要被保存的藝術》(2021)、《東湖畫應用於商業藝術的潛力》 (2020)、《越南當代藝術的傳統靈魂》(2019)、《1945 至2015年期間越南藝術女性意識的轉變》(2018),以及 《裝置藝術中的漆畫—舊媒材,新方向》(2018)。
VIDEO 從「超越南方」到「闡述地方」 講者 | 羅秀芝 「南方」是一個隱喻,既有負面的意涵,也隱含積極的力量。然而,「南方」所帶有的地理指涉,雖然具有地緣政治的戰鬥潛能,卻也容易造成化約主義的印象。因此,我想要透過另一種以地方為基礎的觀點,以「他者為鏡」的視角,穿越過度簡化的迷障,直視複雜的差異性以及豐富的異質性。以策展實踐進行的地方想像,主動選擇邊緣的戰鬥位置,召喚倫理、政治和美學上的能動性,以「他者共生的倫理軸線」、「邊緣相依的政治光譜」和「地誌藝術的美學微光」,勾勒相異於主流敘事的個體或集體敘事,嘗試以策展地誌「超越南方」進而「闡述地方」,探索差異的藝術知識體系。 羅秀芝 是一位獨立策展人。 她主要的研究領域包括城市理論、性別政治、邊緣策展、情境知識等。策展地誌學是她近幾年來積極嘗試的策展實踐方法,主要的思考重點在於,運用相對性的、關係性的空間概念,強化空間在流變中的對比、對抗、重疊和並置,營造作為流變藝術場域的地方想像。主要策展包含〈台北市第二屆公共藝術節大同新世界〉臨時性公共藝術《街頭劇場》(2005);《越界—城市影舞》(2005,台北/上海);《普普丸》(2005,上海多倫美術館)《風情萬種》(2006);2007年《第四屆保加利亞瓦納爾當代藝術節》,台灣策展人;2012上海雙年展,特別展《中山公園計畫》聯合策展人;《金門創作藝術節》(2013);《人島之諭》(2014,蘭嶼);《台東廢墟學院》(2014);「鏡城地誌學 」(2015-2021);2018 關渡雙年展《給亞洲的七個提問》策展人之一;2019 綠島人權藝術季 以及2020 綠島人權藝術季 。
VIDEO
誰擁有海洋? 講者 | 艾麗亞・內薇斯塔 & 阿佑斯・波宛吉 (Elia Nurvista & Ayos Purwoaji) 印尼部分地區與大洋洲地區之文化歷史交匯點,事實上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即從美拉尼西亞的開拓者之早期遷徙、南島先民的航海路線、北澳大利亞洞穴壁畫的痕跡、歐洲貿易者的抵達和殖民主義的悠久歷史、各種科學探險和宗教使命、第二次世界大戰,至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各種當代地緣政治之問題。第十六屆日惹雙年展旨在透過提出「根源 < > 路線」的主題來回應此現象,試圖揭示文化與流動之間所形成的一系列課題,如:關於原民性與種族主義;領土邊界與離散;神話與現代性;情境知識(situated knowledges)與生態危機;開發的意識形態與成長的極限。通過此一標題,多重問題被重新打開、提出,例如在日益全球化和連結緊密的今日世界中,討論起源或在地是否仍然重要——以及以何種方式重要?我們如何在離散的現實中確定邊界?並且,我們能否在正在進行的現代化進程中,使情境知識得以再生? 艾麗亞.內薇斯塔 是一位跨域藝術家,他關注於以跨學科之方法探索各種藝術媒介,及專注於食物之論述。除了以食物作為媒介之外,艾麗亞還活躍投入於裝置、錄像、表演和其他表演性形式的創作。2015年她發起了 Bakudapan,一個由來自不同學科的同事所組成之食品研究小組。Bakudapan 以成員之間的互補和友愛為原則運行。她和Bakudapan一起在社會政治與文化脈絡下對食物進行了研究。她曾在 TPAC(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與 Transient Collective策劃亞當計畫實驗室 (2020)、主權奮鬥平台(2020/2021),並參加了包括達卡藝術峰會 (2020)、卡拉奇雙年展 (2019)在內的多個展覽,以及在布里斯本昆士蘭美術館和現代藝術館舉辦的第九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2018)。 阿佑斯.波宛吉 是一位工作於歷史、建築和美術等跨領域的作家、策展人。自2015年以來,他參與了多項展覽和策展項目,其中包括馬尼拉巴爾加斯博物館「幾乎抵達」(2017);布魯塞爾博扎爾美術中心「城市講座」(2017);「乾季/東南季風」(2019),日惹切曼提藝術與社會中心;雅加達印度尼西亞銀行博物館「身體健康」(2019)。其中一部分代表了他對在地檔案和集體記憶之實踐的特殊興趣。他與與夥伴共同創立了泗水當代遺產委員會(SCHC),這是一個探索關於文化遺產批判性論述之跨學科小組,特別是對於東南亞。現今他於泗水 Ciputra 大學教授文化研究。
VIDEO 旅程待續:海洋藝術新潮流 講者 | 魯本・福連德 (Reuben Friend) 2009年高雄市立美術館邀請了紐西蘭奧特亞羅瓦之拉羅湯加島的藝術家、策展人吉姆.維維亞雷,共同策畫名為「蒲伏靈境—山海子民的追尋之路」的展覽。作為藝術家、策展人和講者好友的維維亞雷於2011年遺憾地離世,但其工作持續地讓講者理解到藝術作為創造物理上和知識上的空間,以構建和討論文化敘事的方法之重要性。在當代藝廊、博物館展出作品使原民藝術家和策展人能夠將他們的創造力與學識被視為是當代藝術作品,而不是博物館過去所見的文物。從博物館展示櫃中解放出來,西方所主導封閉、限制的敘事,為新一代提供了自由探索的活水,去解殖化與本土化文化實踐,重新思考我們用來描述自己、我們的經驗和我們互動關係的專有術語。在這次演講中,講者將談及自維維亞雷去世以來,毛利和莫阿納(太平洋島國)當代藝術和策展實踐中發生的一些重要議題。 魯本・福連德 ,1981年出生於Ngāti Maniapoto, Pākehā,擁有梅西大學的哲學碩士學位和博物館學學士後文憑,以及毛利視覺藝術學士學位和 Te Wānanga o Aotearoa 的 Te Reo Māori 文憑。福連德是一名藝術家、策展人,現為Pātaka Art + Museum館長。他的藝術作品包括繪畫和數位互動媒體,利用毛利的繪畫實踐以審視西方藝術和歷史之敘事觀點。作為藝術家和策展人,魯本・福連德於國內外廣泛地展出,近期策展項目包括高雄市立美術館「泛.南.島藝術祭」台灣 (2021);加拿大溫尼伯美術館「Naadohbii:畫水」(2021);Aotearoa紐西蘭Pātaka Art+Museum「Toi Koru: Sandy Adsett」(2021)。
VIDEO
PAN 藝術家講座 講者 | 張致中、邱杰森&莫珊嵐、拉黑子.達立夫 高美館於第16屆日惹雙年展所策劃之台灣國家館,延伸「泛‧南‧島藝術祭」之主題概念:從已知到未知、暗黑島嶼、生生流轉;透過穿越海洋的探索、相遇、交流,形成世界觀的更新與視野的翻轉;面對殖民歷史與現代性拓殖過程,從個體與集體生命經驗記憶之爬梳、與現實縫合;重思人與自然、人與他者重建關係之可能性。展覽以更多重維度的思考,無論歷史、地緣、文化、情感等縱深,切入探討海洋與生存、文化上相互形塑的關係,回應當今類世與氣候變遷的年代日益迫切之議題,無論是在認識論、記憶情感與生態等不同層次上。 此藝術家座談場中,我們邀請參展藝術家張致中、邱杰森與莫珊嵐、拉黑子.達立夫現身分享,進入他們創作實踐中的方法、路徑、文本與動態。透過他們洋流動態般的態度與不同角度,切入其對自我、歷史、身分認同的重新理解與對話,亦是朝向對未來生態智慧的呼喚。 張致中 ,1986年生於高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碩士,現創作與生活於台灣高雄。作品曾獲得高雄獎首獎、入選桃源國際藝術獎、臺北美術獎、全國美展,台新藝術獎季提名,並獲高美館、國美館、藝術銀行典藏,曾於台灣、韓國、尼泊爾、挪威、芬蘭等地駐村、於台灣與世界各地皆有展演。創作關注於船舶、島嶼、海洋與港埠等變遷環境,透過文本與空間的踏查、採集、交織與重構,探索人、文明與自然相互形塑的普世經驗及灰色地帶。其作品時常環繞著敘事文本的核心,並以敏銳的工藝手法嵌合多元形式與媒材,涵蓋數位影像、空間裝置、攝影、繪畫、文件檔案與現地製作、工作坊等。曾為台北替代藝術空間水谷藝術之共同創辦人,也積極關注當前台灣海事文化於公共教育與知識體系的現況。 邱杰森&莫珊嵐 ,台灣與法國的跨國藝術創作團隊,活躍於法國與台灣,曾駐村於法國龐畢度當代藝術之家、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與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並於國內外各大美術館所、畫廊與替代空間中展出。兩人皆畢業於法國蒙彼利埃高等美術學院,現就讀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當代視覺文化博士班。邱杰森生於桃園,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畢業後前往法國深造並轉向當代藝術創作領域。創作面向擴及人文地理與檔案、紀錄,主要專注在「地圖」的終極形象與發掘圖面的意義所在。邱杰森以文化踏查的現地駐點採集方式,逐步發現全球化與地緣政治中的種種異變;莫珊嵐生於愛爾蘭科克(Cork),成長於法國地中海蔚藍海岸,自幼對於數位多媒體與數據有著濃厚興趣,因此在高等美院求學期間便以此作為其主要的創作素材。莫珊嵐致力於數位科技的藝術性,從而探討何謂「現實」 。 拉黑子‧達立夫 ,1962年出生於花蓮阿美族港口部落,他以多年的田野調查及藝術行動,反省並探索部落及自身當下處境,打破原住民藝術過往被認知的既定形象,從文化詮釋的社會性批判、思索、重省、再現等可能,邁向對藝術本質之純粹性的探索。代表作品包括〈現代集會所〉、〈末始〉、〈站立之舞〉、〈殘/Ponal〉、〈颱風計畫〉、〈五十步的空間〉、〈海美/沒館〉。作品多蘊含海洋文化與部落傳統精神,以傳達對全球化課題的環境思維辯證,探討族群結構瓦解及大社會變遷的現狀。
VIDEO *完整會議手冊請點此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