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倉藝術家」(lumbung Artists)是本屆卡塞爾文件展的主要核心,他們是由策展團隊ruangrupa與德國「藝術策展團隊」(Artistic Team)共同邀請的。與「穀倉成員」(lumbung Members)不同的是,穀倉藝術家在文件展的過程中必須要與其他受邀的穀倉藝術家(或團隊)一起合作,為此,穀倉藝術家們基本上依照所屬的時區被組織成一個個的小組,成為所謂的「mini majelis」,為第15屆文件展創作出具體的藝術作品。同時穀倉藝術家們也能夠在小組成員共同的同意下再邀請其他團隊一起加入他們,進而創造出一個跨學科的當代藝術平台。
臺灣藝術家張恩滿以個人名義受邀為穀倉藝術家,她又以合作的方式再邀請另外二位旅歐的臺灣策展人鄒婷、王韓芳和她一同「入侵」卡塞爾,而選擇以「入侵」為主題,是與張恩滿的創作脈絡息息相關。從《蝸牛樂園》系列為起點,張恩滿以原住民傳統食材裡經常出現的蝸牛作為創作的源頭,從蝸牛料理的「品味」嘗試談論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對於社會階級意識的闡述:不同的群體會以某種「品味」作為此群體生活風格的基礎,食材的選用也是生活的品味之一,而這每一個食材的挑選過程,同等於象徵其階級意識的動作。張恩滿的蝸牛系列作品,從食材為例,帶出了非洲大蝸牛「入侵」臺灣這塊土地的過程,而這個過程與外來的殖民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
殖民者造成的物種大亂鬥
「大航海時代」,又稱「地理大發現」時期。自15到17世紀以來,以歐洲白人為首的新貿易資本行動循著海洋的道路展開。出生於柏林的貴族亞歷山大・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也是著名的自然科學家、自然地理學家、植物地理學家,涉獵科目範圍廣闊,特別是生物學和地質學,他自1799年開始,不停的在世界各地沿著海路走,成為「探險家」也帶回各地的珍奇異獸。當然,「意外的」他的所到之處開始出現了一些不同種類的生物與植物,因此造成當地物種的交換與生存的競爭、間接造成物種的滅絕。
原本屬於東非土地上的非洲大蝸牛,隨著大航海時代的海上路線,成為了世界有名的入侵物種,在卡塞爾的下雨天過後,也能看到一兩隻非洲大蝸牛,緩慢地在路上前行。非洲大蝸牛「入侵」的路徑,正巧與帝國主義的擴張路線相似。日本殖民臺灣時期,居住臺灣的日本傳染病學者下條久馬一(Shimojō Kumaichi)在1933年,以食用為因素,擅自從新加坡引入非洲大蝸牛,但是因為缺乏繁殖數量計劃,導致供過於求,後來在臺灣一些地區能夠吃到的「炒螺肉」都是取自非洲大蝸牛,所以也稱為「菜螺」。
當入侵種遇上原生種
臺灣人民開始食用與處理蝸牛的時候,發現蝸牛身上有一種難以去除的黏液,一旦它沾到手上或是布料上更是難以去除,後來人們發現,臺灣的原生種「構樹」的樹葉,居然能夠輕易地去除蝸牛身上的黏液。有趣的是,以學者鍾國芳為首的跨國研究發現,更透過構樹間接證實了全世界分布最廣的「南島語系」源自於臺灣的說法!研究團隊以臺灣隨處可見的構樹樣本與大洋洲其他604種樣本進行對比與分析,找出其中一個只有在臺灣才有的特殊樹木基因,由此推論,南島民族的起源地很可能就是在臺灣。
想不到,構樹,這個在海拔1000公尺以下隨意生長隨處可見的樹種,竟然成為證實南島語系民族居住於臺灣的基因密碼。南島語系民族是世界分布最廣的民族,西起非洲東部的馬達加斯加,北起臺灣,南至紐西蘭,恰好與張恩滿所研究的蝸牛殖民入侵路線不謀而合,所有的錯綜複雜,使東非大蝸牛繞了一圈又回到了非洲。張恩滿將構樹的圖像繪製於《蝸牛的漂浮系統》的彩繪玻璃上,消弭掉入侵物種所留下的黏液痕跡,也是對於帝國殖民主義的另外一種解殖(decolonialism)的方式。
航行、針路與卡塞爾「入侵」計畫
張恩滿的創作《蝸牛的漂浮系統》選用了「漂浮」這個字,作品中有船隻的設置,這個想法來自於航海的意象,如同入侵者(殖民者)利用船隻航行於大海上,也引用中國自宋代以來的航海術語「針路」,把這個「針路」與排灣族傳統刺繡工法之一的十字繡「針路」作為結合,創造出一個視覺化的殖民歷史地圖。
卡塞爾城市本身也有一條河流經其間,也因此,張恩滿在第一次與策展團隊相見歡時,即具體的提出要以「河」作為她的展場的想法。展覽期間,一艘長達六米、外型像蝸牛螺層殼體的船屋,會依排程緩緩地行進在這條富爾達河(Fulda)上,創造出一個跨越卡塞爾市多處的移動展示。船屋在固定航行時段外會停泊在「Ahoi借船處」(Bootsverleih Ahoi)碼頭,船泊碼頭處設置了一間候船室作為展示的空間,除展出計畫說明、研究文獻、影像、刺繡等作品外,也成為研究蝸牛料理的非典型博物館與活動場所。船體和候船室的整體視覺圖像,皆以玻璃彩繪呈現臺灣重要的原生種——構樹。
同時,張恩滿也邀請兩位年輕的策展人——鄒婷與王韓芳,在第15屆卡塞爾文件展期間,一起擬定一個試圖解殖的《入侵計畫》(Project Invasion)。《入侵計畫》藉由出版品與印刷品的方式「入侵」卡塞爾,希望透過另一個不同的方式引導觀眾進入《蝸牛的漂浮系統》,了解張恩滿的創作與此創作背後希望被注意到的歷史觀點。
印刷品包含在ruruHaus的書店中所販賣的小背袋,以及圓形杯墊、被放置在咖啡廳廁所外的酷卡,還有在城市裡隨處可見的貼紙,另外像是售票亭、展場電梯等,隨處都可以見到它的蹤跡。觀者只需要拿起手機,開啟相機功能,對準蝸牛形狀的QR碼,就可以進入到一個豐富的詞彙表中,這個詞彙表由「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藝術家張恩滿」、「卡塞爾:文件展」交織而成。文件展開展之後,非當地的參訪者將會在無意識之下,將這些文宣品,側背袋帶出卡塞爾,也讓這個計畫在文件展之後能夠漸漸「入侵」歐洲地區,甚至全世界。
【入侵計畫網站:https://projectinvasion.tw/】
藝術家張恩滿以及《入侵計畫》團隊成員鄒婷與王韓芳也在當地時間的6月24日及6月27日下午舉辦食物活動——小米工作坊,利用卡塞爾當地所能取用的食材,以及從臺灣帶來的珍貴小米,分享製作排灣族美食吉拿富(cinavu)的方法。因為無法在德國取得製作吉拿富的外裹原料「假酸漿葉」,取而代之的是葡萄葉,而葡萄葉在德國是屬於新住民的食物,由土耳其飲食文化所帶入,是製作葡萄葉飯捲的材料。藝術家張恩滿選擇葡萄葉的同時,也想傳達一種文化交流與互通有無的意象。
此外,在mini majelis的小組合作計畫中,張恩滿與其同組的另外四組成員——Amol K Patil(印度)、Sa Sa Art Project(印尼)、菠蘿核(BOLOHO,中國)與曹明浩+陳建軍(中國),決定一同在這100天的展期裡面,使用「穀倉出版社」(lumbung of Publishers)印製來自各個不同文化的食譜、食品相關出版物。另外,藝術團隊菠蘿核,也將在展覽期間,在中國線上購物平台「淘寶」上設置賣場,擴散小組組員各自有其含義的藝術作品,促使「入侵」的動作進行得更為徹底。
--------------
*封面圖說:張恩滿為卡塞爾文件展打造一艘蝸牛螺層殼體形狀的船屋,在固定航行時段外會停泊在「Ahoi借船處」(Bootsverleih Ahoi)。(攝影/林于嫣)